權證進場前要知道的基本功 

權證進場前要知道的基本功

剛進入權證市場時,許多人對於權證條件以及實際操作,常常還處於一知半解狀態,以下整理七個投資人最需要了解的重點,加強進場前的基本功。


1. 行使比例

行使比例代表二種涵義,一為權證履約或到期結算時,每張權證可以換購現股的數量,行使比例越大,可以換購的現股數量越多,但一般而言不會去履約換購,因此意義相對較低;另一為權證對於標的現股的參與度,在其他條件不變下,行使比例越大的權證參與現股價格變化的程度越高。


2. 剩餘天數

越靠近到期的權證雖然槓桿較大,但是時間價值遞減也較快,風險與報酬的數值都較大,適合風險愛好的投資人。相反的,選擇剩餘天數較長的權證, 風險報酬感受會較小,較適合權證新手。


3. 價內外程度

價外權證與現股的價格敏感度較低,但如果現股能夠出現大行情,帶來的報酬效果卻會是最大,倘若對現股走勢較有看法或較有信心的投資人,可以優先參考價外的權證。相反的,越價內的權證,其價格走勢跟股價的連動性越高,時間價值遞減的速度也較慢,適合喜歡交易短波段股價區間的投資人。


4. 流動性

一般股票,越多人參與掛單買賣,就越有機會創造大成交量,因此股票市場觀察好買好賣的流動性,可以透過成交量的大小來判斷。但是,在權證市場成交量的大小並不重要!因為權證通常由發行券商提供委買委賣的掛單,創造合理的委買與委賣流動性,讓權證投資人好買好賣,所以權證流動性,重點在觀察券商掛的委買委賣單量是否穩定跟充足,而非市場成交量。


5. 不造市時機

在特殊狀況下,權證發行商可以不提供報價,詳細狀況可以看公開說明書( 公開資訊觀測站→認購(售)權證→認購(售)權證公開銷售說明書查詢)。


比較常見的五種狀況如下:

 甲、開盤後五分鐘內。

 乙、標的漲停時,認購(售)權證可只掛買(賣)價;跌停時,認購(售)權證可只掛賣(買)價。

 丙、權證理論價值低於0.01元(含)的權證。

 丁、流動量提供者在日常運作出現技術性問題時(如造市系統無法正常運作)。

 戊、當發行人無法進行避險時。


6. 在外流通數量

每一檔權證都有其發行的總量,若權證賣光,則其流通在外比例就會攀升,造成短期因券商無法提供合理賣價,市場擁有此檔權證的投資人越賣越高,倘若此時進場就會買到過高的價格,使權利受損。因此買進之前,建議可以透過各大券商的權證網站,確定流通在外比例有無過高,再斟酌是否買進。


7. 權證漲跌幅

權證與股票漲跌幅計算的方式相同,都是以「成交價」與「平盤價」的差距來計算,但是,權證通常並非每分每秒皆有成交,因此成交價可能是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前的數字,其實是不值得參考的!再加上平盤價是由前一天的「收盤價」決定,權證通常很少有13:30的「收盤價」,因此「前一日收盤價」=「今日的平盤價」都無法真實反映權證狀態,不值得參考的「成交價」與不夠真實的「平盤價」,計算出來的「權證漲跌幅」,哪需要認真參考,別被權證漲跌幅騙了,自己計算賺賠才是實際!